我国学者在致心律失常心肌病心源性猝死预测研究领域获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70321)等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胡盛寿团队在心源性猝死预测及致心律失常心肌病代谢机制研究上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β-羟基丁酸升高预测致心律失常心肌病疾病进展与恶性事件(Elevated plasma β-hydroxybutyrate predicts adverse outcomes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为题,于2020年2月12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2/530/eaay8329.full。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AC)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是导致青少年猝死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对优秀运动员尸检中发现,该病是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猝死的主要原因。这类病人有长达数十年的“隐匿期”,很多病人多年处于“健康”状态,一旦发病就以“猝死”为首发症状。目前临床上尚无任何预测方法。
该研究团队利用人心肌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动物模型,提出并证实心脏在疾病状态下可以成为肝外生酮器官这一科学假说。研究者利用一个独立的临床验证队列,对隐匿期、有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终末期的AC患者进行分析,证明了β-羟基丁酸(β-OHB)可以针对AC隐匿期患者及亲属进行早期识别,是一种能预测AC症状隐匿患者以及亲属猝死的血浆标记物,具有重要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证实了疾病状态下的心脏为生酮器官,心脏生酮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为该疾病的预测以及未来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 不同疾病阶段心脏产生酮体示意图:致心律失常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在病程的早期(0.5-1周)即可生成β-OHB并释放入血,晚期心肌能量代谢呈现“能量耗竭”的心衰状态,且以利用中链脂肪酸(MCFA)为主,酮体生成与疾病病程进展正相关
转自:国家自然科学基因委员会
原文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8/info77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