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多巴胺受体
多巴胺受体 (dopamine receptor,D)是G蛋白偶联受体,包含至少5 种亚型(D
1~5)。根据受体的生物化学和药理学性质,多巴胺受体又可分为 D1 类和 D2 类受体。D1类受体包括D
1和D
5亚型受体(在大鼠中也称D
1A和D
1B亚型受体),D1类受体激动可刺激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D2类受体包括D
2、D
3和D
4亚型受体,这类受体激动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在血管中,主要有D
1和D
2亚型受体。从结构上,D
2亚型的第3细胞内环比D
1亚型的长;D1亚型的C末端长度又是D
2亚型的约7倍。C末端富含磷酸化和棕榈酰化位点,与激动剂依赖性受体减敏过程有关。N端含有不同数量的糖基化位点,D
1亚型受体含有2个糖基化位点,D
2亚型受体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位于第2和第3细胞外环上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稳定受体结构。
D
1亚型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肠系膜、脾、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血管平滑肌上,其第3细胞内环与G
s偶联,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cAMP生成,引起血管舒张。选择性激动剂为 SKF38393,选择性拮抗剂为 SCH23390、SKF83566 和 SCH39166。 D
2亚型主要分布手肾、肠系膜、脾、脑的动脉和冠状劲脉的血管外膜和外膜内侧边界以及内皮上,其第3细胞内环与G
i蛋白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减少cAMP生成,引起血管的收缩。选择性激动剂为LY141865、罗匹尼罗(Ropinirole)和苯喹胺(Benzguinamide),特异性拮抗剂为舒必利、哌罗匹隆( Perospirone)和多潘立酮。在生理情况下,体内循环中多巴胺液度很低,不足以激动血管多巴胺受体,而血管平滑肌细胞并不能合成多巴胺。因此,多巴胺对正常血压的调节并不重要。
(摘自《血管生物学》第2版)